機房精密空調的送風和回風方式有多種,,上送風、下送風,、上回風、下回風等,,針對不同的機房環(huán)境和設備要求選擇不同的送風方式,,來保障機房穩(wěn)定高效的運行,機房專用空調機送風形式有上送風和下送風,。
什么是下送風精密空調,?
下送風在地板上開孔,將地板下作為一個靜壓箱,,在機架下方裝有出風口,,使經過空氣調節(jié)的較低溫度氣體自下而上流過程控機架,將熱量帶走,,精密空調冷風向下排出,,將冷風送向機房內設備達到制冷,從而保證程控機在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下工作,。
什么是上送風精密空調,?
上送風系統(tǒng)與下送風送風方式相反,,在機房頂部安裝散風口,,冷風從出風口排出對機房內制冷,這種送風方式由于冷風先與空氣混合,,影響制冷效果,,一般適合用在小型機房或是散熱量小的機房一般也采用將天花板以上作為靜壓箱來處理,當有的用戶需要接風管是時候,,我們希望風管不宜過長,,應保證靜壓消耗小于75Pa,如確實需要較長風管,考慮采用增壓風機系統(tǒng)來彌補,。
機房精密空調上下送風的區(qū)別
下送風方式的優(yōu)點:
?。?)下送風方式是將低溫空氣直接從底部送到通信設備內,吸收通信設備的熱量后,,從機房頂部回到空調機組頂部,。空調風流動方向與空氣特性相一致,,容易得到好的空調效果,。
(2)地板下的空間比風管斷面的面積要大許多,,這就形成了靜壓箱,,因此下送風方式送風均勻,整個機房區(qū)域的溫差小,。
?。?)因為送風是在活動地板內,從而使下風的距離與上送風方式在同等條件下,,所需的送風風壓低,,空調設備和送風噪聲相對會低一些。
?。?)單從空調專業(yè)的角度出發(fā),,下送風方式不需送風風管和送風口,對于設計施工來說,,相對簡單方便,,空調設備的擺放就可以靈活的進行調整。由于下送風將通信工藝所需的各類管線,,空調專業(yè)的管線均隱藏在活動地板內,,從而使得通信機房內顯得整齊美觀。僅從空調專業(yè)投資來說,,相對上送風而言投資會低一點,。
下送風方式的缺點:
(1)因為活動地板主要是給通信設備布置各類通信管線用的,,一些建設單位從減少消防保護區(qū),、降低氣體滅火系統(tǒng)投資方面考慮,活動地板的凈高度不到400 mm,,一般在工程初期時通信設備少,,管線少,且開始管線的布置也是整齊有序,,能保證有足夠的空間給空調送風用,,隨著工程的不斷擴容,設備管線愈來愈多,加上后期的施工也是怎樣省事怎樣做,,從而無法保證空調送風所需的足夠面積,,從而影響空調效果。
?。?)下送風是由活動地板形成一個大的送風箱,,使得通信機房的空調送風遠近均勻,所以活動地板好壞直接影響空調效果,,由于地板質量不好,,或是施工、管理不當都會造成送風短路,,未能到達最遠處通信設備機架,,使得機房內區(qū)域溫差較大,不利用通信設備正常工作,。因此下送風的空調效果受到活動地板的質量,、施工、維護管理多方因素的影響,。
?。?)盡管機房密封性較好,但還是有灰塵進入機房,,特別是西北和北部地區(qū)風沙較大,,灰塵很多,活動地板下面極易藏污納垢,,而且清理很難,,如果管理不善,會造成一些部位有灰塵集聚,,空調下送風會使灰塵隨風進入通信設備,,增加設備故障,嚴重時影響通信設備的正常工作,。
?。?)下送風空調方式的加濕給水管、凝結水排水管都布置在活動地板內,,出現(xiàn)問題時不易發(fā)現(xiàn),,易造成安全隱患。這對安全生產是最不利的,。
上送風方式的優(yōu)點:
?。?)因為通信設備是上走線方式,,機房內沒設活動地板,,空調機組所需加濕給水管、凝結水排管均為明布置,一旦有漏水現(xiàn)象,,能快速發(fā)現(xiàn),,及時排除,消除引起機房不安全的因素,。
?。?)機房內沒有活動地板,不易積灰,,即使房間有灰塵,,清理打掃很方便,從而使空調機組的過濾網使用時間長,,減少維護管理的工作量,。
(3)對于程控交換機房,,通信設備一般多是分期分批,,逐步安裝的,空調設備也是與通信設備同步分批安裝,,通信電纜上走線的機房有利于空調設備加濕給水管,、凝結水排水管的擴容建設。
上送風方式的缺點:
?。?)上送風的空調送風方式是由機房的上部送到通信設備,,與熱空氣交換后,從機房的下部回到空調機組內,。機房的送風氣流組織與空氣流動特性相矛盾,,從而使得房間最下部溫度偏高,不利于通信設備的運行,。
?。?)根據(jù)機房的大小,空調機組送風距離的長短,,空調上送風具體形式有所不同,。需要送風距離較短時,可以用消音送風帽的風口直接送到機房內,,機房內的氣流組織為上側送風下側回風方式,。需要送風距離較長時,就需要在機房上部設送風管道,,通過空調送風管,、送風口把空氣送到機房的所需部位,這樣,,送風管和送風口就需要與設備的各類走線架,、照明燈具進行協(xié)調,,以免相互打架矛盾,給設計,、施工帶來一定的工作量,。
(3)由于上送風方式是直接將風吹到機房內或是用送風管和送風口送到機房,,所需送風機的機外余壓相對下送風要高,,再加上送風沒有了活動地板,送風本身的風聲也比下送風要高,,因此,,同樣規(guī)格的空調機組,上送風型比下送風型噪聲要高些,。
?。?)對于進深較大的通信機房,為了空調送風均勻,,需要增加送風管,,機房上部因通信走線橋架,、空調風管,、照明燈具等的布置,顯得比較雜亂,,沒有下送風方式機房整齊美觀,。
下送風和上送風方式的弊端
過去的機房專用空調往往采用下送風或上送風兩種方式,但隨著大功率服務器的出現(xiàn),,上述兩種送風方式已無法解決高熱量機柜的散熱問題,,其弊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為保證空調送出的冷量與設備發(fā)出的熱量有效對流,,完成冷熱交換,,使電子設備工作在規(guī)定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內,需要空調配置較大功率的風機,,以保證空調的大風量和高風壓,,但這是非常不節(jié)能的。
?。?)在大多數(shù)下送風機房中,,空調送出的冷量往往是自下而上傳遞的,而2.2米高的服務器機柜內有多層服務器,。雖然我們希望水平放置的服務器每層都能獲得有效的冷卻,,以保證服務器安全穩(wěn)定工作,但事實上由于空調送風和服務器內排風扇組成的氣流是垂直關系,,在沒有強制密閉送風通道保證的前提下,,很難保證空調送出的冷量能夠有效地進入服務器機柜,。而要保證空調送出的冷量能達到2.2米機柜的上方,就要求空調送出的風速要達到5 m/s左右,,這樣快的風速在傳遞中需要較大的風壓,而與之垂直放置的服務器內的風扇由于風速和風壓都較小,,因此吸入服務器內的冷量非常有限,,對2 kW熱量的機柜往往能滿足要求,但對4 kW以上熱量的機柜,,吸入的冷量就遠遠不能滿足冷熱對流交換的要求,,從而導致機柜局部過熱。如果空調送風速度低于2.5 m/s,,那么空調送出的冷量根本無法使機柜1.5米以上的服務器得到很好的冷卻而出現(xiàn)局部過熱現(xiàn)象,。
(3)不論是下送風方式還是上送風方式,,都很難使得空調送出的氣流在機房內根據(jù)機柜的發(fā)熱量不同而合理分布,,這就是高熱量機柜出現(xiàn)后機房局部過熱的原因。
為什么下送風機房精密空調多半用于數(shù)據(jù)中心機房
為何下送風機型精密空調在數(shù)據(jù)中心機房使用的較多,?數(shù)據(jù)中心氣流組織的合理安排,,對機柜服務器的冷卻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機房設計過程中,,下送風方式的機型的精密空調經常被作為首選應用,。
在這樣的布局中,冷風首先送入地板下的靜壓箱,,通過出風地板進入服務器機柜進行冷卻IT設備,,從機柜中排出的熱風,進入機房空間,,經由機房空間自然回風至空調,,或經過天花板空間回風至空調進行制冷。
?。?)使用機房:具備架空地板,、并且架空地板高度≥300的機房。
?。?)優(yōu)點:架空地板下部作為一個整體的靜壓箱 ,,相對來說,送風過程中,,送風比較均勻,。同時,由于地板的屏蔽作用,,空調在運行過程中,,噪音相對會輕,。
下送風機型精密空調能很好的保證數(shù)據(jù)中心機房內的設備正常運行,所以對于數(shù)據(jù)中心機房一般都用下送風機型精密空調,,對于散熱量大,、機房面積大的數(shù)據(jù)中心,適合選擇制冷效果更好一些的下送風方式,,但是下送風對于機房布線要求高,,若是無法做到上走線的話,在地板下的布線需要合理排列,,避免阻塞出風,。
來源:
機房監(jiān)控 http://youring.cn